如何找回內在的力量?

在愛情中,我們都有經歷過內心非常動搖、不穩定的狀態,不論是還在曖昧期還是已經交往,最嚴重的可能莫過於覺得自己要失去一個不想失去的人的時候。這些時候我們都會經過不知所措、覺得無助,甚至被情緒跟不斷被自己無限放大的恐懼帶著走,上上下下載浮載沉。


 
出現不穩定可能是因為覺得面對的狀況很糟糕,所以想要幫助止血,不要再讓狀況惡化。所以我們會將意識的焦點放在「如何把狀況弄好」上面,去找人求助也就容易一直不斷在「我該怎麼做才能...」這個根本上就搞錯重點的問題上面浪費時間。


 
我們要記得,我們面對的是「關係」跟「人」並不是無生命、無意識的東西,對於事情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思考去讓事情止血、暫時防止惡化,但是人的狀態是隨時變動的,並且是由「人性心理」在主導結果的。就像我們要了解物質世界要靠物理,要了解人際關係也要了解心理。常常我們會不知所措是錯把人心當成物質,以為抓住才能留著。

 

為什麼問「怎麼做」是一個搞錯重點、浪費時間的問題呢?因為你目前狀態就很不穩了,你不管做什麼都會源自於這個「不穩定」的源頭,所以不論你行為上想要多接近表面「正確」的作為,也都很容易讓狀況失控。因為人際關係是需要用時間累積感覺的東西,而且每一次接觸的「每分每秒」都會被計算在這個感覺因子中。而你不可能同時控制你的每一瞬間的動作、眼神、反應、情緒、語氣及措辭,這些細節都會影響到整體相處的氣氛。(那你可能會想那我不要見面用訊息不就好了?這當然也不行因為見面時的印象還是更有影響力,對方會傾向用你上次給他的印象來解讀你的語音或文字訊息。)


 
所以當發現狀況很糟糕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先回到自己身上,因為先前也是因為我們不夠穩定才讓狀況變糟的,一定要把最重要的源頭先穩定住。而先前我們會不穩定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將自己快樂與否、自我的價值交給了自己所認定的對象。覺得對方掌握了自己的生殺大權,自己只有被對方影響的份,而自己毫無影響對方的力量。而就是對自己下了這個「自己沒有力量」的定義,恐懼才會被無限放大,讓我們越來越不穩。

 

我們要把「怎麼做」先擱在一邊,先意識到自己已經將自己的自我價值的決定權交給了對方。現在要做的事情就只有在內心下一個「把自我的主權拿回來」的決定而已。決定不要再受恐懼控制、決定不要再停留在自怨自艾、怨恨對方的想法裡、決定相信自己並且執行成為一個豐足的人的行為等等。意識到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我沒辦法控制他人的選擇,但我可以透過自己的影響力來影響他人的選擇。


 
(影響並非直接控制,而是瞭解人際運作原理,並且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後順其自然而不是執著結果。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身邊有影響力的人,他們的目的是影響別人?還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所謂「對別人的影響力」是不是只是「附加價值」而已?那個「人際運作不變的原理」就是當一個人投入足夠的熱力心力在一件他想做的事情上面的時候,一定會對旁人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


 
再來,是去練習看到「現實」,而不是透過情緒濾鏡去做過度樂觀或悲觀的判斷。


 
先問自己到底在怕什麼?這個恐懼是真的嗎?有沒有什麼實際的證據可以輔佐這個恐懼發生的可能?那有沒有實際證據可以推翻這個恐懼發生的可能?了解當我們不穩定的時候,並不是看到了現實,而是看到了情緒要我們看到的東西。我們在害怕的狀態所做的決定,也是情緒要我們做的決定,例如抓取、執著、死纏爛打、追問對方、用給予的方式包裝自己的匱乏跟想交換感情的目的等。


 
要知道,當我們極度想要立即去影響結果、他人的時候,那就代表著我們並不穩定,代表著我們正在向他人、世界索取什麼。而這個宇宙運作的方式就是回回應你給出的東西,你給出的訊息是「我沒有」,所以他就會應許你的願望。也會容易做出讓事情更糟、讓別人更想遠離你的決定,因此當面對急著想要看到結果不斷執著問著「我該怎麼做」的人,先學會停止問這個問題,才是真正能夠讓狀況不再惡化甚至好轉的第一要務。


 
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的心境穩定下來,不再對控制結果跟他人有那麼強大的執著的時候,討論怎麼做才有它的意義。因為我們要先找回控制自己、尊重自己真的想要的、學會放手相信宇宙法則的那種充滿愛與力量感覺。找回那個感覺之後,我們才能在跟對象相處的時候長時間真正的自愛、快樂,讓對方也感覺到快樂,才產生真正讓人想重新靠近你的感覺。


 
(的確如果我們小時候對於愛並沒有被滿足,我們會被以前的想去索取、認為自己匱乏的習慣帶著走,所以還是會不穩定沒有錯,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對自己的匱乏狀態有意識,當它出現時練習讓自己用新的模式取代他,慢慢習慣這個新的模式,不是只有腦袋想而已,還要有執行新的行為的輔助才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任何人都學得會!基本關係推動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