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愛自己」不再是做不到的老生常談?

很多人會問我,到底要怎麼樣才可以不再向外索討愛?到底要怎樣才可以不再重複破壞關係的行為?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快樂呢?這三個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因為當我們不再向外索討愛,就會快樂,自然就不會產生破壞關係的行為,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

我們會向外索討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過去在小時候所需要的愛,並未被父母滿足,然而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心智年齡,就會停留在那裡。因為我們知道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當我們向外去尋找其他可以給予我們愛的對象時,就會把小時候沒有得到滿足的部分跟模式轉移到我們的親密愛人身上。也就會產生很多索求行為,然而當我們把愛這件事情交給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會受到對方的左右,不僅自己很累,對方也因為自己的任何意志行為都可能對你造成重大損害而充滿壓力。
我們過去,如果沒有重要他人的照顧與愛護,就沒辦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像野生動物一樣,一生下來不到幾個小時就能跑跑跳跳覓食。我們的嬰兒,比其他動物的幼兒脆弱得多。那時候我們因為很脆弱,所以不得不把自己交給別人,所以我們很容易把陪伴、照顧、依賴這一類的行為當成是「愛」跟得到愛的方式。潛意識我們也會把「沒有愛」這件事情跟是否能生存與否相連再一起,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面對親密關係如此焦慮。
當我們長大之後,雖然還是帶著小時候對於愛的欲求不滿,但我們現在已經不是沒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的小孩了,換句話說,我們也有能力可以不再外求,能夠透過我們自身,去滿足自己的慾望了。所以我們要變成我們內在小孩的父母,去關注它、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跟無法滿足我們欲望的父母一樣,告訴自己「應該要這樣」、「不應該那樣」。而「應該」這個概念,本身就已經跟「想要」相違背,正因為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樣,才會需要「應該」、「不應該」來幫助我們判斷事情應該怎麼反應跟處理。但同時,「應該」與「不應該」就是扼殺我們自我的元兇,這些應該與不應該,來自於我們的父母,做「應該」做的事,我們才會得到愛。做「不應該」的事情,我們就不會得到愛。我們學習到,愛是有條件的,我不能做自己、我不能拒絕、我不能反抗、我不能自私、我不能不體貼......等等。這些,就是來自於「應該」與「不應該」的概念。
但很多人活到長大,因為小時候的創傷太過嚴重,已經無法區分「應該」跟「想要」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了,他們會認為「應該」就等於「想要」,而持續的扼殺自己內在小孩的欲求,而繼續地產生破壞關係的行為,不斷地在陷入在痛苦的循環中。不論他們有多想改變,但又正因為他們的改變是為了要得到認同、得到愛,就又更不可能脫離「應該」與「不應該」的詛咒中。
這些應該與不應該,跟著我們到長大,我們信奉著這些教條,正因為我們還是需要從父母那邊得到認同,我們還是期望父母應該是完美的父母,不應該給我打擊、不應該情緒勒索我、不應該不支持我....等等,因為內在小孩必須由外在去滿足,我們就仍然會以「父母(神)」的角色去看待父母,而不是一個不完美的個體。但實際上,父母本身也只是會迷惘、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有自己的創傷課題要處理,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類罷了。(所以一般人會在自己也成為父母的時候開始跟爸媽的關係變好、變得更懂事也是因為如此,因為理解到爸媽也不過是人,而自己終於能夠透過這一層理解而脫離必須從爸媽身上得到完整的愛的陰影中)進而,對於在對於父母的關係上,當父母說了你不喜歡聽的話,你就不會那麼想要反抗,或是說服爸媽,而可以使用比較溫和的方式讓衝突減少,但自己也不會因此不滿。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變得成熟,變得能夠「愛自己」,我們就必須擔起給予我們內在小孩愛的「父母」的責任與角色,慢慢地,去釐清自己到底生活中哪些事情、決定、感受是被「應該」與「不應該」所壓抑著,而其實有別的選擇想要去做而不自知的。我們要開始,去尋找「自我」,而「實踐」了自我,我們才能漸漸地從父母陰影中的枷鎖脫離,也才能讓自己開心,也才能停止連自己都很討厭的破壞關係的行為。也就是不再向外索討愛了,你就自給自足了。
記得我前面所說的,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正因為那些「應該」與「不應該」我們平時在外都是戴著一個假面具,我們有一個形象要維持、我們有一條安全的路必須走、我必須依照別人的期望、我必須這樣做才會被喜歡....,而無法釋放真正的自己,這些想要釋放真我的欲求不斷地被阻擋,然後不斷累積成壓力,我們就會「需要」親密關係來釋放我們的這些無理取鬧的、蓄意破壞的、操弄地、勒索地行為,並且,「只有」親密關係能夠讓我們釋放,我們就自然地會把親密關係抓得越緊,也就越容易讓對方喘不過氣想逃開。(記得,環環相扣)
當你不在「需要」親密關係來釋放你生活其他時候的面向的壓力時,你才能真正地不需要去「索討」愛,因為你能滿足自己的欲求了,慢慢地從他人身上需要得到的滿足感也會降低,需求感自然會降低,別人跟你相處起來也輕鬆了起來。同樣是「我想要你多花點時間陪我」這句話,也會從充滿壓力,到充滿愛意與撒嬌的情趣上,不同的心態會帶出完全不同的感受。當你「必須」從親密愛人身上得到陪伴的時候,那就是壓力跟勒索,但若你只是「表達需求」當下就得到滿足,而並非「必定」要對方照你的期望做的時候,就會成為情侶間的情趣而非壓力了。
當然,回到現實層面,我們不可能真的「隨時隨地」做自己,就像是我們還是孩提時代,想大哭就大哭、想大笑就大笑、想搶別人東西就搶、想生氣就生氣、想尖叫就尖叫、想撒嬌就撒嬌、想任性就任性,但你可以開始跟內在的小孩溝通,至少你能夠「知道」他現在其實是想要生氣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跟自己說「不能生氣」、「不應該生氣」,然後可以跟他溝通協調,可能可以安撫他,叫他等等到沒人的地方再生氣,或是跟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大肆生氣,但你至少知道,他需要生氣的發洩了。
父母關係、情人關係、朋友關係....生活各個層面,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改善原因同時也是改善結果,問題跟回應方式有時候是同一個層級的問題,改變自己同時也是改變他人對你的態度、世界對你的態度。事情有時候並不是一定有先後順序,而是同體現,一個核心解決了,什麼都解決了。最後,要真正的達到愛自己、不索求、不重蹈覆徹、脫離爸媽陰影、變得成熟、自由,其實就只是「找到最真實的自己」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而已。

留言

  1. DANA謝謝妳 這篇文章真的救了我 我覺得妳已經跨越兩性關係的領域了 已經到達心靈成長的層面了 你們願意花時間寫這些免費的文章 造福不認識的大眾 真的讓我滿感動的<3 我也想成為像妳一樣有愛的人:)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任何人都學得會!基本關係推動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