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8的文章

為什麼明明有我了還要找別人?

與其先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反過來看:「為什麼我會不想要有其他人?」我們先從女生的立場來看,想像妳今天最愛的偶像劇的男主角跑來追妳,妳真的保證自己可以把持得住嗎? 別騙了,絕對沒辦法。就算不做,也會想。我們看少女漫畫看到兩個帥主角都在追女主角還不是爽得要死。覺得這個黑髮也很好很帥,那個金髮的也超棒的怎麼辦~~~~~ 但現實台灣的女生普遍的問題是:「都在等別人追,然後從追自己的人當中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當然也有來追的都不喜歡,所以一直單身的。也有來追的有喜歡但沒有很喜歡所以姑且交往看看的。 雖然政治正確的講法是人生而平等,但現實生活是,人就是有分階級,在愛情裡面也不例外。越是有吸引力的人,等於在物理上的活性越大,流動機會也就會越高。 「花心」與「外遇」不是同樣的兩件事,花心是指我每個都喜歡我每個都不夠喜歡,但不一定有實際行動。而外遇並不一定等於我一定有很喜歡我外遇的對象,但有了實際的行動。 所以當一個一直等著被追的女人,剛好好死不死遇到一個有喜歡自己的菜,就會很容易就被追到了。(因為大部分來追的自己都不怎麼喜歡)或是漸漸地依賴、喜歡上了這個本來不怎麼喜歡的人,但同樣的已經死會的女人追求者自然變少(通常死會追求者還一堆的,都是會自己主動釣男人的女人),自己會滿意的出現的機率更是下降。 〖有人渴望、追求的感覺是很令人陶醉的。她享受這種陶醉,而他卻飽受折磨。可以說是因為他的痛苦令她享受。〗 所以我只能說,大部分的女生不花心是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專情。反過來說更是,大部分的男生並不是因為想專一才專情,是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目前關於花心與專情的部分,僅止於「想」的部分,而在「做」的部分。男人會去做的門檻比女人還要低很多。   花心的原因有很多種,因為跟妳交往並不代表我對妳的喜歡就有100分。在這點上面我覺得男女是一樣的,如果本來交往的對象喜歡沒有到100分,當然黏著度就比較低,會想保留或遇到其他更好的選擇,是很自然且符合人性的事情。如果關係裡其中一個人或兩個人決定交往的時候的喜歡程度都不到70,那就是變成〖偽單身〗狀態,就是其實還是默默地為自己保留其他選擇,而如果只有其中一個人認定了這段關係而另一個人沒有,認定的那個人就容易痛苦。 男生如果也遇到一個喜歡100分的女生,他也不會花心。(不要跟我說什麼我男友說有喜歡我100分但他還是花心,女人愛聽好聽話,而人

關於甜言蜜語的教訓

對方在愛上妳的時候所說的好話(這其實不分男女)、甜言蜜語,我們可以視為那是一種愛的表現、情感的宣洩模式。 不假設這個人有意欺騙的這個狀況之下,因為情感的滿溢,當下所說的任何山盟海誓、美麗的言語都是真真切切的。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可以享受對方對我們的愛意。 但這些說出來的內容,卻不見得等於事實。這也不是誰的錯,或是誰違反了諾言等等。舉例來說:「不管妳變得多胖,我都會一樣愛妳。」這句話,當這個假設成真的時候,對方不一定會離去,但肯定跟之前在他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減少了很多背後的情感。 但這情感的消退不見得是因為妳真的變得「很胖」。變得很胖只是一個外在表象的結果,真正造成對方愛意削弱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妳對生活態度上轉變成懶惰,而不在繼續如同藝術品般雕琢自己的身體。可能是因為妳對於對方的存在的理所當然而產生的僥倖心態,妳對生活、關係的態度也都跟一開始不一樣了。才導致了「變胖」這個結果。而真正導致對方對妳愛意消退的原因其實並不是變胖本身,而是變胖的原因。 當你不是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胖了10公斤,問他「你覺得我胖嗎?」 「當然不會,妳在我眼中永遠是美麗的。」 當對方不說出實話,選擇說讓妳開心的話時,也許是因為想要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也許是因為他深知讓伴侶一直開心才是維繫關係的關鍵。但他心中真正是否這樣覺得,不是當事人我們無法得知。但我們能確定的是,沒有人不喜歡賞心悅目的東西。 而體重這只是一種舉例,甜言蜜語有千百種,關係的變化模式當然也有千百種。 回頭過來想,這就像是如果對方沾染了任何妳不喜歡或不好的習性的時候,我們能保證自己能夠維持我們認為她「什麼都好」的時候的愛意嗎?女人所在意的可能不是外表,但就是在意的事情不一樣而已,沒有所謂深淺的問題。 而這是我在關係裡學到的一種教訓之一: 「面對甜言蜜語, 視它為一種對方當時愛的表現,抑或是情感宣洩。 感謝對方願意表達, 使我們覺得被愛、有價值、心情愉悅。 但,千萬別把內容當真。」 這不是一種厭世的心態所講的話,而是感情的經營本是如此,要維持多年吸引力也不可能很輕鬆,一旦我們自己發生了變化,關係當然也會跟著變化。

「變得有自信」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嗎?

近來有很多來諮詢的人,不論想詢問的是感情上維繫的問題還是吸引的問題,談到最後幾乎都會深入到核心,談到關於安全感的問題。而與安全感這個議題最接近我們也最熟悉的,就是所謂的「自信」。現在幾乎關於自我的書籍與文章,都定調在要「有自信」這個點上。 我不曉得在諮詢的過程中聽到幾次類似像這樣的句子:「所以要解決問題,我要變得有自信囉?」這個問句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變得有自信」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嗎? 這就要從我們如何去看到「有自信」這件事,我們如何去定義怎樣的人叫做「有自信」。自信這個詞彙已經普遍被認為是「相信自己擁有自己想要、好的東西或特質」的這個意義。但如果自信是用這樣的方式解讀,那麼「變得有自信」就會變成一個糖衣毒藥。如果自信是用這樣的定義去理解,那麼所謂的「沒自信」的狀態,是不是就等於不能被看見?自己不能是「沒自信」的? 今天當我很了解自己不是擅長某件事的時候,這個「要變得有自信」的這個信念,可能就會誤導我們變成一個自欺欺人的人。因為「有自信」才是被推崇的,所以即使我身上明明以第三人的角度並沒有展現出不論是才華、魅力還是不論任何能力,我都要說服自己「因為我想要有,所以我要先相信自己有,才能說服別人」嗎? 當我們的目標是「變得有自信」,我們就很容易去追求所謂「游刃有餘的樣子」的表演,我們心中都有一個所謂「有自信」的人該有的樣子,我們就會去追求自己表象變成那樣子的人。但回歸到真正的問題源頭,也就是所謂的安全感的問題。追求變得有自信的樣子,會使我們變得更有安全感嗎?如果我們很仔細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會發現如果變成有自信的人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那麼我們可能只會變得更沒安全感。因為我們認為只有自己腦內想像的有自信的樣子才是被人喜歡的樣子,所以當我們的不安全感出來作祟影響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直接反應就是排斥、隱藏它。而當我們想要排斥、隱藏我們自己認為「不被他人接受的」樣子時,那就跟所謂「有自信」的真正意義遠遠脫離了。 我現在不是很喜歡「自信」這個詞彙,覺得這個詞似乎已經脫離了它真正的意義。當然當我們安全感的議題被處理之後,我們對周遭的事情的確會變得不會那麼緊張、比較游刃有餘,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緊張、不知所措的一面是不應該出現且需要被視為不被接受的面相。我們所認為的「自信」的樣子,它只是當我們處理完自身課題之後自然而然會出現的狀態,我會希望我們看待自信是一個附加價值,而不是我們該追求